澳洲硕士移民有哪些途径?澳洲硕士移民政策的最新趋势是什么?
在海外求学的路上,很多人把“读硕”当作通往新生活的跳板——尤其是像澳大利亚这样教育资源丰富、生活环境宜人的国家。我当初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,在悉尼完成了我的硕士学位…可毕业后才意识到,读书只是第一步,“留下来”才是真正的挑战。所以今天我想聊聊一个现实又紧迫的话题:作为澳洲硕士毕业生,究竟该怎么走好移民这一步?这篇文章会从几条主流路径入手,为你梳理当前可行的移民方式,并结合政策变化给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建议,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。

一、技术移民独立签证(Subclass 189)真的还有机会吗?
这是不少留学生心中的“理想选项”——无需雇主担保,分数够就能申请永居。问题是,竞争太激烈了!你需要先通过职业评估,选定的职业还得在MLTSSL清单上,比如我认识的一个计算机专业朋友,就是靠这个职业评过ACS才有了资格。
然后就是拼EOI打分:年龄、英语、工作经验、学历……每一项都在拉差距。硕士学历能拿15-20分,但如果雅思没到四个7,总分很可能卡住。对了,现在很多热门职业的实际邀约分数都冲到了85+,而且经常隔两周才发一轮邀请…说实话,单靠189这条路,不确定性太大,除非你是稀缺专业或者分数特别高。
二、州担移民(Subclass 190/491)是不是更现实的选择?
我觉得对大多数硕士生来说,这才是更接地气的方向。190是永久签证,由各州自主提名;491则是五年临居,但要求稍低一点。关键是,它们给了你“曲线救国”的机会。
比如说吧,你在塔斯马尼亚读完硕士,只要在当地工作半年,找份相关职业的工作合同,很多州都会优先考虑你。像南澳、维州这些地方还专门设置Graduate Stream通道,专为本地毕业生准备…当然啦,不同州政策差别很大,有的看重紧缺行业,有的偏爱偏远地区就业,得提前做功课才行。
我记得当时有个同学走了491路径,先去了堪培拉附近的城镇做IT支持,年薪不算高,但干满三年后顺利转永居。他说回头看,“稳定+合规”比什么都重要,别总想着一步到位。
三、雇主担保能不能成为突破口?
要是能找到愿意帮你申请的公司,那真的是柳暗花明…不过现在TSS签证(482)门槛也不低了,雇主得证明招不到本地人,还要满足薪资标准(起码要达到Market Salary Rate)。
我在毕业季投过几十封简历,发现中小企业其实挺愿意配合工签延期的,特别是那些急需技术人员的小团队。只要你表现靠谱,人家是乐意续签并 eventually 走ENS(186)直接拿PR的。
但是提醒一句:别轻易相信所谓‘包办雇主’的服务!我现在回头想想,幸亏没碰那种收费几万还说能安排挂靠的中介……合规最重要,哪怕慢点也值得等一个真实的岗位。
四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际移民协助办理?
我自己最后是找了飞际移民帮忙规划的整体方案…一开始也没抱太大希望,结果他们根据我的背景做了详细拆解,告诉我哪些加分项还能补(比如PY课程和NAATI证书),连我在校期间的兼职是否算工作经验都一一核验了。
最让我安心的是,他们的顾问不只是甩材料给你,而是每个阶段都会同步进展,“下周我们要提交EOI抽签了”、“昆州官网上刚更新了新规,你要不要调整申报方向?”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真正在陪你走这段路...
后来我走的是塔州+491组合路径,虽然多花了点时间,但现在已经在霍巴特安定下来,小孩也上了 local school…所以说啊,移民这件事,有时候不是谁更快,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澳洲移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71au.cn/yiminsh/8726.html

